鹦鹉能说话吗?
首先,要区分“学舌”和“说话”。 所有的动物(包括人类)的学习行为都是基于大脑的,也就是说所有学习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大脑的基础作用。因此我们可以说鸟会学舌。但“说”呢,这里指的是人类语言,而只有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才能运用语言这一工具。这显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所独有的。所以这么说来,鸟不会说话。 但,请注意!我并没有说鸟不能讲话,我说了,它们会“讲”。什么是“讲”?“讲”就是发出有意义的音节,比如你听到小孩的“爸”“妈”,或者老人的“去”“拿”。这些发音清晰的词句,是语言的最小单位,也是表达思想的有力工具。这一点,只有人和极少数动物才具备。
由此看来,鸟可以“讲”,但不能“说”。 那么,是不是会说话的动物就能把想说的话都清晰地用言语表达出来呢?未必如此。因为要想说出流利、复杂的人类语言,除了需要动用了大脑里的语言中枢外,还需要大量的练习,否则只会结结巴巴,语法错乱。因此我们会看到,一些动物能够完成简单的“讲”的任务,但却总也达不到“说”的地步。
最后,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——为什么鸟类没有进化出和人一样发达的语言中枢?如果这个问题不弄清,那么上述一切似乎都没什么意义,毕竟没有大脑中枢作为基础,任何学习和练习都无从谈起。 到目前为止,科学家已经发现了200多种不同的脑区用于控制语音和语言功能。其中有一个叫做“小脑”的区域,在人类和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身上,这个区域是和运动有关的,比如我们动作的协调。但在鹦鹉身上,这个小脑却参与了语音和处理。这意味着,尽管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在小脑结构上截然不同,但它们的功能却是很相似的。
有趣的是,在人类和小鼠身上,参与语言的神经回路都在听觉皮层里。而在乌鸦身上,语言相关的神经回路与小鸟的鸣叫声有关。这说明在研究鸟类语言时,听觉皮层或许是一个很重要的起点。